反流性食管炎 ( reflux esophagitis )
别名: 反流性食管炎
解释 收起

概述: 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 胃食管反流见于正常人,反流物可很快被食管清除,不会发生损伤食管黏膜而出现症状,因而无临床意义。若反流较正常人发生频繁,不能及时清除酸性消化性胃液以及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就会损伤食管黏膜发生食管炎,甚至食管狭窄。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易与 消化性溃疡相混淆,且放射科做一般性检查时,并不将检查反流作为常规,故易被误诊。随着对本病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及检查方法的进展,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治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到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以及继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消化性炎症表现。反流性食管炎是西方国家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8%。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原因包括食管裂孔疝、原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关闭不全、妊娠、胃食管手术后、先天性畸形以及其他原因。研究证实,胃食管反流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但诸多发病因素中,往往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致病,而是多种因素并存,相互协同或连锁反应,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对食管的损害。反流性食管炎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取决于食管黏膜与胃酸接触时间的长短、胃酸的性质和食管上皮细胞对反流内容物的易感性。其病变程度与相应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各不相同。通常可将其分为早期(病变轻微期)、中期(炎症进展及糜烂期)和晚期(慢性溃疡形成及炎症增生期)。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食管狭窄、食管溃疡、Barrett食管及恶性变。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